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10月23日,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联合主办的“新时代 新理论 新实践 新发展:学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术研讨会”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举行。在继上午洪银兴教授、黄群慧教授、陈劲教授、叶初升教授、范如国教授、齐绍洲教授、黄敏学教授作主旨报告后,下午分为经济学、管理学两个选题研讨会平行举行。365官网20位教授齐聚一堂,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分享了对经济领域研究选题和管理领域研究选题的思考和体会。会议分别由潘敏教授、李燕萍教授主持。本专栏将连续推出20位教授的精彩发言。
涂乙冬教授:谢谢学院给我这个机会来汇报学习二十大精神的一些感悟。以下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研究方向做的一个汇报,不成熟之处请各位老师、同学多多指教。
二十大报告的第九部分提到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是党代会报告里第一次讲到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这部分还有一句动情的话——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要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2035、2050年这些历史节点,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大家都在期待我们在2035、2050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里面当然有很宏大的国家目标、经济目标、产业目标,但同时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这个问题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紧紧相关,所以今天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在2035、2050这些历史目标或者历史进程下,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
就像刚刚讲到的,中国共产党都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如果我们把时间维度拉得更长一些,就会发现党的奋斗目标里,其实一直都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比如十三大的时候提出了“三步走”战略,三步走的每一步目标里面都有如何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如何让人民生活更幸福。第一步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2000年左右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第二个百年目标,这是在1987年的时候看第二个百年目标,讲的是人民生活达到富裕,在1987年的时候,这个是一个非常有雄心的目标。十五大的时候,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其中前两步合起来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2021年庆祝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指的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那么我们现在的征程是第二个百年目标,其中又包含了2020-2035以及2035-21世纪的中叶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从这一历史的维度来看,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是在变得更加美好。第一个百年目标视角下,美好生活可以理解为从没有温饱-温饱-小康。那么第二个百年目标视角下的人民的生活,就是从现在的全面小康-未来富裕、现代化的生活。
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我们都相信未来15年、30年,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顺便说一下30年以后按照现行的退休政策,我应该差不多退休了,所以我畅想的30年后的生活,应该是我美好的退休生活。作为学者,我们应该要畅想第二个百年目标下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所以说我们要去深入开展人民的美好生活、幸福生活的研究。
在目前的学术领域里面有两类研究与之紧密相关。第一个是主观幸福感,侧重个体对幸福的主观感知和情感体验;第二个是生活质量,侧重个体生活质量的指标、环境和个体因素。所以从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学术领域出发,是理解个人的生活品质,过得幸不幸福的视角。这两个领域的研究都有比较长时间的研究了。
但是现有的理论构建和我们讲的人民的美好生活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第一个是制度差异,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幸福和生活质量研究发端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些理论体系在他们的制度情境是适当的,但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在我们的制度情境里面,幸福感、生活质量的理论体系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需要有更多的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第二个是文化差异,比如说在西方的理论构建里面,幸福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幸福感有两种取向的幸福,一种是享乐主义取向的幸福,即我个人过得开不开心,另一种是实现论取向的幸福,即我个人实现了个人目标,就会觉得幸福。在集体主义的文化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讲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集体、国家的目标,所以在不同的文化情境里面,对幸福的定义有可能是不一样的;第三是国情的差异,在一些小一点的国家,人口差异比较小,区域经济差异也比较小,但是我们国家人口规模比较大,有刚刚脱贫的群众、也有高收入的群体,有东部发达地区、也有经济发展还不均衡的地区,这些不同国情下的幸福感,都是可以深入研究的。
所以新时代、新实践、新发展催生了新理论,或者是对新理论提出了新要求。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伟大实践中,呼唤构建中国人的幸福感研究体系,这也是构建我们自主知识体系的努力或者是路径。在中国新的伟大实践中,中国人的幸福感是什么呢?什么指标可以体现中国人的幸福?这是一个很宏大的议题。我想结合学习二十大的体会谈一谈,可以从这些方面去理解。
首先,如何建构中国人的幸福感的测度指标体系。第一,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里面不同的人口阶层或者不同的人群,幸福感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曾经写一篇关于流动人口幸福感的研究,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中国的流动人口有3.67亿,几乎等于美国的人口总量或欧盟的人口总量。因此,中国不同人群、不同社会阶层的幸福感研究其实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第二,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经济与发展指标是如何体现人民的幸福水平的。第三,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哪些物质与精神/文化指标、环境指标/健康指标、社会发展治理/国际化等指标,可以反映幸福水平。
其次,中国人幸福感的层级体系及其互动机制。刚刚我们讲了西方幸福感的理论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个人感到幸福还是不幸福,是通过享乐主义、快乐论来感到幸福,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幸福了。但是我们是集体主义文化,我们讲到的幸福是一个多层级的幸福体系,突破了个人的幸福体验。我们理解中国人的幸福的时候不再只是个人的幸福,而是多层级的幸福。这些不同层级的幸福和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联,也可以深入研究。同时还可以扩展幸福的截面,比如说一个人的幸福感由工作领域、生活领域、家庭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等不同的场景领域里的幸福组成。
最后,关注中国人幸福感的促进机制。结合二十大的学习,我认为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着力提高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精神/文化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是我们的发展目标,这些发展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第二个百年目标实际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这些巨大的历史成就,一定体现在改善人民的幸福,促进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盛等方面,所以我们要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深入理解中国人民的幸福的促进机制。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请大家多多指导。
黄敏学教授点评:
首先,我觉得是否可以考虑在数字化时代,现在的个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原子,而是一个群体,怎么去理解在群体下社会化的幸福感?
第二,幸福可能是个人的一种内在的特质、一种感知,还有可能是一种情景化的感受。这种情景化的幸福感怎么产生,包括沉浸式的体验。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怎么去构建场景化的幸福和比较稳定的生活的幸福的对比。
第三,现在数字化的产品出现,在这种技术情况下,怎么样去理解幸福?我觉得都可以做一些研究和探讨。另外,幸福是主观的,能不能用一些比较硬的、行为上的、可观察的、非直观的方式去对幸福做测度和测量,来做持续性的监测?我觉得这样的研究可能更具有前沿性和标志性,影响力可能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