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景林珞珈金融论坛——2024秋季金融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学院举行。会议涵盖多个领域的前沿话题,主要包括民国时期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与战后恢复、金融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银行民营化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以及中国银行业微观市场结构。本次研讨会由金融系主办,围绕中国金融体系和银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入讨论,吸引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段月姣教授报告主题为“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与战后恢复”。她指出,中国商业银行的诞生与公债发行密切相关,商业银行在为政府解决财政问题同时,面临资产端大量债券、贷款主要面向股东企业的困境。段教授运用双重差分(DID)法,分析商业银行在北伐战争冲击下的恢复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资产配置有价证券占比高的银行战后盈利下降,银行规模对盈利影响并不稳定。研究为理解国家主权信用发生冲击的时候,传统无风险资产发挥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并突出了资产端的流动性与风险问题。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何枫教授报告主题为“金融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展开讨论。何教授提出,中国原油期货的建立显著提升了能源依赖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通过风险控制渠道、市场定价渠道以及资源配置渠道,原油期货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研究发现,中国原油期货的建立能够通过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提升市场定价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三条路径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能源依赖型企业。且该效应在不同的企业内部特征、外部约束和信息环境中存在明显差异。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李欣明教授报告主题为“银行民营化与流动性创造”,探讨银行民营化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表明,民营化后,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有所提高,但这种提升并非无风险,且会受到软预算约束的消除影响。李教授通过跨国数据分析,表明民营化促进竞争和效率提升,但也导致银行风险的不稳定性。此外,政府治理水平和完善的监管框架对民营化带来的流动性创造具有重要作用。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刘岩副教授报告主题为“中国银行业微观市场结构”,介绍中国银行业微观市场结构研究,特别是地级市层面的银行市场结构。研究突破以往仅依赖银行分支机构数量的局限,利用全国范围内最完整的银行规模数据,测算中国各地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和竞争情况。研究发现,2004年至2016年,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显著降低,且银行业竞争与金融稳定性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此次研讨会为与会者提供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深化对中国金融体系和银行业微观市场结构的理解,同时也为金融创新、银行民营化以及金融改革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政策建议。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为推动中国金融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通讯员:雷雨秦、金阳、张蕊雯;审核:黄敏学)